中国食品装备发展迅猛 行业不足仍待“补课”

更新时间 : 2015-06-13

导读:中国食品装备2025发展战略研讨会在长沙举行。来自政府部门、行业组织、食品和食品装备行业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与“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衔接,分析了食品装备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提高食品装备工业整体水平及进一步推进食品装备工业的自动化和现代化寻求突围之路。
    近30年来,中国食品工业发展迅猛。2014年全国食品行业工业总产值达10.89万亿元。中国食品装备行业从无到有,从低到高,实现了质的飞跃,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在主要食品产业生产领域,已基本上实现了食品装备的国产化。其中在共性技术和常规装备方面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品体系,如液态食品灌装、高精尖肉类屠宰加工装备、全自动高速包装设备、食品高速在线检测设备、食品污染物及包装的高新检测技术与装备、食品追踪与溯源技术等关键领域快速缩短了差距,基本可满足国内大部分食品工业化生产的需要,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食品工业整体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工业发展也需要国产食品装备在智能化、自动化、安全性和生产效率方面作出新的突破。尤其是在后工业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的食品工业生产环境下,食品制造数字化管控技术、食品生产整线中机器人的应用技术、食品生产整线智能供应链系统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发展。
  
  过去,中国食品装备行业在满足食品制造行业基本需求上谋求发展,一些领域虽然达到了国际水平,但是食品装备行业整体的发展水平与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关键技术装备仍需要高价从国外引进。
  
  中国国产食品装备行业起步晚,与之配套的原材料及其加工产业基础薄弱,加之科研队伍力量单薄,民族食品装备业百废待兴。
  
  目前,中国食品装备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数量众多,存在研发投入不足、恶性竞争、产品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因此,食品装备行业急切需要制定2025发展战略规划,为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提供宏观、科学、可持续的发展建议。

下一篇:乳企国内并购重互补 海外并购重技术     上一篇:国内百合整体化加工机械取得新突破